鄭州小程序制作公司--軟銀科技分享時光倒退幾年,互聯網巨頭們很難想象自己會在“菜場”里爭得火熱。近日,重量級互聯網平臺紛紛入局線上賣菜市場——上月底,第一家盒馬菜市在上海開業;蘇寧小店將于4月下旬上線蘇寧菜場業務;口碑餓了么聯手估值百億元的“叮咚買菜”,定下全國500城的小目標;美團買菜繼今年1月在上海低調測試后,3月底也已開始在北京上線……
“大佬”們的一系列操作,不禁讓人疑問——線上賣菜為什么突然火了起來,難道老百姓的菜籃子里有金礦?對于傳統的線下菜場來說,這是“機遇”還是“挑戰”?而入局的巨頭里,誰將成為未來的“頭號”線上賣菜平臺?
注重時間成本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消費者線上線下菜場彼此“互補”
鄭州小程序制作公司--軟銀科技了解到許女士最近慢慢喜歡上了在線上買菜。以往,她6點鐘下班,去菜場買好菜回家,做好飯菜差不多7點半。“現在下班前先在網上預定菜,回到家就能直接燒,能節省半個多小時。”有時想吃水果又懶得出門,許女士也會網購。談及線上買蔬果生鮮的經驗,她說自己通常會看配送速度和產品品質,優先選擇品牌店。
實際上,像許女士這樣想的年輕人不在少數。記者從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得到的數據顯示,每日優鮮杭州區蔬菜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增幅達608.2%。目前,每日優鮮杭州區超過40歲的用戶占比超過25%,25-40歲的占據主流人群。
只是,線上買菜的人越來越多,線下菜場的生意是不是會越來越差?業內人士表示,這兩類菜場針對的用戶群不一樣,有年輕人不愿意出門,喜歡平臺直接送貨上門,也有很多中老年人愿意自己去菜市場,這樣可以貨比三家,保證菜品質量。該業內人士表示,“線上線下各有好處,各有用戶群。從現在看,線上線下市場更像是一種互補。”
這種互補也體現在菜的種類上。記者發現,有些菜只在線下菜場有賣,比如農家腌制的醬鴨、生禽、燒餅、特色糕點……記者在“叮咚買菜”上搜索“燒餅”,結果顯示“找不到您想要的東西”。事實證明,這些活色生香的菜品,以及鮮活的魚、蝦、蟹等產品都是傳統菜場的優勢,傳統菜場的地位很難被取代。
未來,線上買菜是否會沖擊線下菜場還說不準,但目前來看,線上菜場至少能讓傳統菜場的攤主多一份收益。
一家蔬菜店的老板告訴記者,他在偶然一次與外賣小哥交談中,得知能在網上賣菜,就加盟了外賣平臺,這個渠道給他增加了不少收入。今年3月,他在線上賣出了200多單,光線上收入就有1萬多元。
而加入線上賣菜平臺的攤主正在變多。線上賣菜如何獲消費者“芳心”?
鄭州小程序制作公司--軟銀科技表示齊全、及時、范圍廣是關鍵
借著數字化改造的浪潮,手機買菜是否會成為繼生鮮電商、社區團購之后的下一個風口,目前沒有人知道答案,不過可以明確的是,沒有一個互聯網巨頭愿意放棄這個“未來或許可期”的風口。
當線上業務發展得過快,電商行業也開始逐漸細分,比如社區電商、盒馬鮮生都屬于細分領域,而賣菜實際上是基于電商的細分市場。業內人士表示,蔬菜是一日三餐必需品,它的突然火爆跟電商的不斷細分有很大關系。
在爭奪這個市場的同時,各巨頭不僅要提防對手,還要攻克很多難關。相比于水果、海鮮,蔬菜是更被需要、更容易被高頻消費的產品,所以它對供應鏈的要求更嚴格。業內人士表示,購買蔬菜對供應鏈的管理要求會更高,因為商戶需要更精確的計算采購數量,如果誤差很大,那么對運營方是有損失的,“這個市場機遇和挑戰并存。”
此番角逐,對互聯網平臺來說,就是菜擺在那里,誰能把菜賣得更全、誰能把服務覆蓋得更廣、誰能配送更及時,誰就能獲得消費者。可以預見的是,在此后的一段時間中,圍繞菜市場的資源爭奪勢必愈演愈烈。
版權所有:鄭州軟銀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:豫ICP備09028763號-5
王經理:19522394131 投訴電話:13673628621 企業郵箱:790123977@qq.com
地址:中國.鄭州.名門國際中心27層[紅專路與東明路交匯處] [城市地圖]